当前位置:首页 > 病害库

葡萄炭疽病

发布时间:2023/11/26 11:40:56
发病部位: 果实、穗轴、叶片、新梢、卷须、果梗等
别名: 晚腐病
拉丁名:
形态:
分布层次:
习性:
症状: 葡萄炭疽病主要发生在葡萄果实和穗轴上,也能侵害叶片、新梢、卷须、果梗等部位,但症状不如果实和穗轴上明显。在花穗初期即开始感病,受侵染的花或花梗变褐腐烂,造成大量落花,后期整个花穗烂掉。幼果发病多从近地果穗顶部果粒开始,发病最初在果面产生针头大小的褐色圆斑,后期随着果实增大、含糖量增加、果实开始着色,病斑逐渐扩大并凹陷,果肉变软腐烂,表面产生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,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。天气潮湿时,病斑中央有绯红色粘质物,即分生孢子团。发病严重时,病斑可扩展到整个果面乃至全穗。在欧美杂交种葡萄上,病果多软腐脱落;在欧洲种葡萄上,一般干缩成黑色僵果。侵染新梢和叶片时,穗柄和叶柄、叶缘也出现近圆形褐色病,湿度大时,也会产生粉红色的分生孢子团。叶片发病初为褐色小圆斑,梢凹陷,当小病斑密布全叶,病斑相连时,往往使叶片枯黄脱落。新梢受害时呈现淡黄褐色病斑,被害部易脱落,残痕处有绯红色粘质物。果梗或穗轴发病,产生暗褐色长圆形凹陷病斑,并有绯红色粘质物,严重时病部以下果穗干枯脱落。
相关病害:
相关昆虫:
简介:

     防治方法

播报
根据该病的发病规律和发病条件,关键防治措施是从清除病源和降低田间湿度着手。在结合化学药剂进行防治。 应提高防治意识,有效预防葡萄炭疽病。与此同时,应严格遵照发病规律用药,科学选择新型药剂,不单一用药,实现对葡萄炭疽病的有效防治。

农业防治

  1. 1.
    搞好果园清洁工作是基础:冬季修剪时,仔细剪除病弱枝及病僵果,集中深埋或烧毁,减少病源。 [3]
  2. 2.
    加强栽培管理,及时排水降低湿度:及时绑蔓、摘心,改善植株的通风透光条件;注意合理施肥,适当增施磷、钾肥,增强树体抗病能力;篱架栽培时要适当升高最低层铁丝的位置,以距地面60厘米以上为宜。 [3]
  3. 3.
    有条件的果园,对经济价值高的品种,采用设施或避雨栽培。同时,采用棚架整形及“高、宽、垂”整形,提高葡萄的结果部位。 [3]
  4. 4.
    全园套袋:可于果粒像黄豆大小,实行果穗套袋。

化学防治

重点是前期雨水天气时的防治、套袋处理、转色期和成熟期的保护。发芽前,喷洒5度石硫合剂。花序分离期,施用78%科博800倍液;开花前施用50%多菌灵600倍液或70%甲基硫菌灵800-1000倍液。套袋前,用22.2%戴挫霉1200-1500倍液、或97%抑霉唑4000倍液、或50%保倍液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、或20%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处理果穗。转色期和成熟期,严格监测、适时保护,药剂以必备、喷富露、美铵为主;套袋葡萄以波尔多液、必备、王铜为主;不套袋葡萄以喷富露、美铵、必备为主。 
如果果园出现较严重的葡萄炭疽病,证明生产季节前期防治措施的失败,并且要采取紧急措施。此时用药,由于果粒比较大,必须在保证食品安全基础上,适当增加药剂的使用浓度。如在套袋前出现严重的葡萄炭疽病,可用50%保倍液3000倍液+97%抑霉唑4000倍液+20%苯醚甲环唑2000倍液蘸果穗或喷果穗,也可同膨大的药剂一起施用。如后期发生葡萄炭疽病,马上全园施用20%苯醚甲环唑1500倍液+10%镁铵600倍液,5天后再单用1次10%美铵600倍液,再后5天施用1次80%必备1200倍液。之后可根据采收期决定施用的药剂和次数。若第1次药后遇雨,雨停后马上补施20%苯醚甲环唑2000倍液+50%保倍液2000倍液,3天后用药同上。